看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历史 >> 古代

安禄山反唐为何3年就被杀:患糖尿病易怒引众叛亲离

肥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失明,这三者综合起来,很明确地指向一种疾病:糖尿病。在长期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失明的折磨下,安禄山变得非常暴躁易怒,动不动就打人杀人。... [详情]
2017年8月13

学者揭秘中国古人如何度夏?穿六层衣服仍然凉爽

为何在夏季,古人如此爱穿纱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轻薄。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素纱襌(单)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0厘米,仅重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是“薄如蝉翼”。... [详情]
2017年8月3

中国古代“诛九族”时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在中国古代,“九族”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更是一个司法学概念。在平时可能根本没有人能想起来“九族”这个概念,可是一旦这个概念被想起来并被用上之时,那就是平地起惊雷的天崩地裂之时。... [详情]
2017年8月3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天:京城内外热死上万人

当时法国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荣”)正在北京,他在日后寄往巴黎的目击报告中写道:“北京的老人称,从未见过像1743年7月这样的高温”;“7月13日以来炎热已难以忍受,而且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 [详情]
2017年7月30

晋朝“科幻”小说中的火星人:预言天下归于司马家

火星小朋友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消息呢?果然,是预言战争的。他说:以后天下归于司马家。对于这个预言,可以一笑置之,因为干宝出生在三国统一之后的283年,小说里这么说也就是事后诸葛亮的做法。... [详情]
2017年7月30

古代行刑前真能有人高举圣旨请求“刀下留人”吗?

对于皇帝来说,那些没有什么大恶、威胁不大的犯人,判他们死罪就已经达到了威慑的目的,执行与否并不重要。所以,清朝的刑场上经常会出现皇帝临时下达的驾贴,只要驾贴一到,死罪往往就变成了流放。... [详情]
2017年7月23

魏晋南北朝时代为何被称为“乱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乱世”。在此期间,连绵不绝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持续不断的族群侵并、政权倾覆,频繁的人口迁徙和灾难... [详情]
2017年7月23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欧亚大陆为何独不取印度?

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胸怀大志的成吉思汗怎么可能放弃征伐一个离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国呢?... [详情]
2017年7月17

和赵云齐名的蜀国猛将为何差点埋没于历史之中?

陈到一生威名不显除了有可能陷入诸葛亮和李严的斗争之外,还有可能就是因为陈到统帅的军队,作为保卫刘备的近卫队,少有上战场的机会,而后期镇守永安的时候蜀国和东吴关系有比较缓和... [详情]
2017年7月17

中国古代如何“以孝治天下”:先秦时期有“不孝”罪

秦汉以降,国家立法便将这些“不孝”内容具体化、法典化。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朝法律简文中,有不少对于“不孝”行为的定罪。... [详情]
2017年7月17

皇帝的气量:唐玄宗宋高宗听到牢骚话的反应有何不同

唐玄宗仪表伟岸,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但性格似乎并不大气,见不得别人的牢骚,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详情]
2017年7月11

古画中的“避暑方案”:看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从史料来看,古人强调调整心态,以“顺四时,适寒暑”,那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顺时”的?... [详情]
2017年7月11

首 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 页   跳转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