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看历史 >> 现代 >> 浏览文章


1973年毛泽东为何故拍板暂停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来源: 浏览次数:1154次 更新时间:2016-12-26

核心提示:在那个政治动荡、经济困难的年代,国家拿不出更多钱来支持和发展航天事业。由于经费的缺口,载人航天计划无力为继。“把用在载人航天上的钱,搞经济建设更有实际效果”,国内开始出现很大的争议。最终,毛主席拍板定案,载人航天的事暂停一下,先处理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

毛泽东 资料图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6年12月16日第11版,作者:佚名,原题:“921”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出台始末

中央专委召开宇宙飞船会议

1961年4月、1962年2月,苏联和美国先后发射成功载人飞船。接着,美国启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消息传来,中国许多航天专家彻夜难眠,决心奋起直追。

1966年3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讨论国防科委关于两弹结合试验的报告。当时,我国已成功进行了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但仍处于“有弹无枪”状态。此次会议就是要讨论导弹核武器试验方案。

几天后,根据航天专家进一步发展运载工具的建议,在国防科工委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极秘密的宇宙飞船规划会议。

经过20多天的讨论,专家们达成共识:我国无意参加美苏的太空战,但载人航天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我国在卫星研制的同时,也应逐步开展宇宙飞船的研究工作。中央专委采纳了专家们的意见。

空军秘密选拔航天员1970年7月14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不久,毛泽东主席批复了一份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报告。专家们在报告中呼吁,要“一鼓作气,把中国人送入太空”。

1971年4月,80多家单位、400多名航天专家来到北京京西宾馆,对载人航天进行了深入讨论,确定了“714工程”发展载人航天。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钱学森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计划在1973年底发射升空。

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由空军负责。选拔小组于1970年10月成立,开始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选拔航天员。在跑遍了全国的空军驻地后,选拔小组从1000多名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出80多人,经过淘汰,最终只剩下19人。

“先处理地球上的事”

    为了在1973年底能发射“曙光一号”,航天专家们做了许多防热材料和大型试验,甚至连运输飞船的车辆和航天员的食物也有了初级产品。更重要的是,“曙光一号”的全尺寸模型也做了出来。

在做完这些准备工程后,航天专家们已“倾尽所有”。在那个政治动荡、经济困难的年代,国家拿不出更多钱来支持和发展航天事业。由于经费的缺口,载人航天计划无力为继。“把用在载人航天上的钱,搞经济建设更有实际效果”,国内开始出现很大的争议。

最终,毛主席拍板定案,载人航天的事暂停一下,先处理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

航天技术列入“863”计划

1986年3月5日,邓小平在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的建议书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由此,我国开始集中发展高技术,这就是“863计划”。由于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选定的第二个高技术领域,因此编号为“863—2”。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