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平同志态度十分明确,马上表示:可以讲。‘反教条主义’主要是整刘帅,最后还是我向毛主席提出来要保刘帅的。当时,有人对我说,二野打仗主要靠你。我向毛主席讲,没有一个好的司令,我这个政委怎么行呢?
刘伯承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网,作者:司马泰,原题:邓小平不准刘伯承生前平反吗?
所谓为刘伯承平反,指的是为刘伯承元帅在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开展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遭到错误批评一事平反。短文作者说,“文革”后,“邓小平不准刘伯承生前平反”,“杨得志、张震二人去找邓小平,给58年扩大会议受批评的人平反,碰了大钉子”。文章所依据的材料全部都是“听说的”、“在网上读到的”。用“道听途说”来形容此文再恰当不过了。关于此事的真相,公开出版的正式史料众多,随时去趟图书馆都可以查到。举手之劳,网文作者却如此吝惜这点力气,而偏偏只对某些传闻感兴趣,其用意何在,不言自明。
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根据《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的记载,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在批评经济工作中“硬搬苏联规章制度”的教条主义时,也批评了军事工作从1950年开始犯了类似错误。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作出《关于国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建议军委召开一次扩大会议,用整风方式,讨论军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并在这个基础上使各项工作得以贯彻。”1958年5月27日至7月22日,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彭德怀主持会议,邓小平任会议领导小组组长。会议自6月20日起批判军队工作中的所谓“教条主义路线”、“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开展所谓“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粟裕、叶剑英、刘伯承等军队领导人受到点名批评。
此时,在外地疗养的刘伯承接到通知后赶回北京参加会议,但因眼疾住进了医院。根据《邓小平传(1904--1974)》的记载,6月29日,在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会议上,邓小平为了保护刘伯承,在毛泽东讲话时插话说:“让刘伯承好好休息,可以不来参加会议作检讨,表示个态度就可以了。”他还说:“刘伯承同志工作积极认真,对组织是尊重的。今年六十六岁了,又有病,不要搞得太紧张。”邓小平的这番话是见诸会议记录的。
7月10日,刘伯承在别人的搀扶下上台作了检讨,既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也作了自我批判。20日,大会通过《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会后,在全军开展了反对“教条主义”的“单纯军事观点”的“教育和斗争”,不少为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过贡献的军队工作者受到错误的处分和打击。
后来,邓小平多次谈到这次会议是错误的。
据张震回忆:“早在1973年8月,小平同志就收到一位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受迫害同志的申诉信,他当即批示:‘反教条主义’是一件历史公案,拖了多年,当年受到迫害和冲击的同志,要求作出正确结论,是合理的。”邓小平还特意将此信转给了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