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 报告分析 >> 浏览文章


为国卖萌的“中国外交官”,一不小心征服了世界
 来源: 浏览次数:2208次 更新时间:2018-02-25

原标题:为国卖萌的中国外交官一不小心征服了世界

01

2017年6月12日,这只叫“香香”的大熊猫出生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

谁也没有料到,这只萌炸天的熊猫宝宝竟然会在半年之后掀起“轩然大波”。

事情是这样的:

自从去年12月首次和公众见面以来,香香受到了岛国人民的极度喜爱,每天上野动物园的熊猫馆都排着长队。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熊猫哦,为了限制人数,动物园竟然想出了凭运气抽签的方式,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如果运道背一点,可能几个星期都没法入园,弄得大家怨声载道(却依然乐此不疲)。

为了让大家都能看见熊猫,动物园决定:延长大熊猫见客时间!

即使这样,每个人也只有2分钟的观看时间,如果运气不好碰到香香背对观众或躲到柱子后面的话,就啥也看不见啦!

这么一来,香香每天的“工作时间”,就从5个小时被延长到了7小时。

没想到这年头,身为国宝居然也要加班!呜呜~

中国网民“愤怒”了:

香香表示:我也很无奈啊!谁让大家都喜欢我呢。

算了,等过年了会更忙的,加班就加班吧,每天给我吃小竹竿就好啦~

其实,这不是香香第一次登上头版头条。

去年12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日本记者提到“您对香香亮相动物园有什么看法”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听成了日本外务省事务长“杉山”,闹了个小乌龙,当听明白后,她竟然露出了慈母般的大笑。

日本网友看到一向严肃的华春莹竟然笑了,纷纷沸腾了:

“第一次看她笑,春莹桑好可爱哦!”

中日友好靠熊猫,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呢!

02

中国“熊猫外交”的历史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朝。

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武则天曾赠送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皮”,也就是今天的大熊猫。

(熊猫即使在古代也属于珍稀品种,70张熊猫皮啊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请拒绝皮草好吗?)

而在唐玄宗时期,也有过“白熊”作为外交礼物随日本使者漂洋过海的记录。

近代的熊猫外交肇始于国民政府时期,1936年至1945年间,蒋介石一共向西方国家赠送14头熊猫。

其中最出名的一次,是在全民族抗战的危亡之际,“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向中国向中国援助了大量的医疗器材、药品、食品及资金,为了感谢美国救济中国人民,宋美龄向协会赠送了一对大熊猫。

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工饲养熊猫,赠送的熊猫是临时从大山里捕来的,名字就叫“潘达”、“潘弟”,正是大熊猫的英文名“panda”,也是非常简单粗暴了。

巧合的是,在潘达潘弟抵达美国一周后,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中美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而这对大熊猫,也成为了“护国功臣”。

此后,圆滚滚的熊猫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外交礼物,由于大熊猫非常稀少且只有咱们有,政府轻易压根儿不肯送人。

新中国成立后,熊猫作为“和平使者”,被送往多个国家。

莫斯科动物园

首先当然是老大哥苏联啦,还送了两次,后来又送了五只给朝鲜。

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解冻后,分别给美国日本都送了两只,熊猫外交和兵乓外交一起扬名世界。

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在美、日大受欢迎,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据说,周恩来是在晚宴时告诉尼克松送熊猫的事情的,尼克松夫人帕特惊喜地大叫:“天哪!你听到吗?大熊猫!总理要送大熊猫给我们!”

旅美大熊猫玲玲和兴兴

当玲玲和兴兴两只熊猫乘专机抵达美国时,8000个美国人冒雨在动物园等候这两只来自于“遥远而神秘的国家”(尼克松语)的动物。

《纽约时报》的文章这样写道:““众家动物园园长为得到一只黑白相间、带黑眼圈的毛绒小丑使尽全身解数,就像政客为了成为总统会议代表一般激烈。””

“我认为全世界都想抱抱这两个小可爱。”尼克松的夫人这样说。

03

另一边,熊猫初到日本的排场就更大了,数架空军战斗机一路护航,到东京后又是铺红毯、又是警车开道,内阁大臣亲自带队,妥妥的元首级待遇。

这一对“中国友好使者”公开展览那天,东京上野动物园参观的人群排了两公里的长队,平均每人只能看30秒。

当时日本没有饲养大熊猫的专家,公熊猫康康感冒了,兽医不知该怎么医治,竟异想天开地认为“中国来的熊猫,吃中药应该就能好了吧?”

于是他跑到中药店去,谎称是孩子病了,于是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了如下对话:

“你孩子多大?”

“两岁!”

“多重?”

“55公斤”

“你孩子好大个哦”。

康康和日本兽医边田

很可惜,母熊猫兰兰在1979年病逝,医生解剖时在她子宫里发现了一只即将出生的熊猫宝宝。

日本人民感到万分痛心,为了安慰他们,中国又送去了一只名叫黄黄的母熊猫,但康康却是个痴情种,没有和黄黄在一起,一年以后,便抑郁而死。

(这肥皂剧的剧情是怎么回事?)

04

粗略统计了一下,中国一共给日本送了4次熊猫,加上人工繁殖新出生的、以“研究”名义租赁的,加起来竟有十几只,这可把另一边的欧洲人民羡慕坏了。

英国、法国、西德等都相继收到过熊猫作为“国礼”,但数量上跟美日完全没法比。

1982年,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国政府宣布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已赠送的大熊猫若在国外产子,需要再给咱们送回来。

不过,熊猫外交的历史并没有宣告结束——不让送,还可以借啊!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北京动物园将两头熊猫“借”给洛杉矶动物园做为期三个月的巡展。

以此为开端,各国都陆续与我国签署了租借协议,一头又一头的熊猫被陆续送出国外,今天在国外动物园的熊猫,都是咱们借出去给人家装点门面的,所有权依然在我国。

你以为是白借的?

每年要付一百万美金的租金呢!

而一只熊猫通常都会签10年以上的租期,再附带着每年都要高价进口无数竹子作口粮,苏格兰的两只熊猫一年就吃掉了10万美金,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了!

当然,高昂的租金还是其次,还有专门给它建的熊猫馆、研究院,高价聘请专业饲养员、医疗人员,一只熊猫一年要花费100万美金都不止。

这还不算什么,毕竟熊猫外交嘛,熊猫是噱头,外交才是王道,你看圆滚滚都到了,贸易协定、科技合作什么的,得商量一下吧?

2011年,苏格兰为了租借熊猫,和中国签署了贸易协议,其中包括三文鱼、可替代能源技术、汽车总价值高达2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267.7亿元。

2013年,法国为了租借熊猫,承诺向中国提供氧化铀(是核能的原料之一)。

这协议也签了、租金也交了,总行了吧?

NO NO NO,在海外出生的熊猫长到半岁以后,就要向中国缴纳每年20万美金的税款,4岁以后,就必须还给中国。

你还想要继续养?不好意思,那是另外的价钱。

如果大熊猫因人为原因意外死亡,要向中国赔付50万美金。

租借难,租金贵,养起来更贵!

难怪有网友笑称:当今世界最不平等的条约就是我国的熊猫租借条约。

目前,我国有几十头熊猫大佬正在国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上班”,为我们国家挣外汇,带领人民奔小康···

05

不过,在高昂的租金之下,依然有很多国家挤破了脑袋想领一只熊猫回去。

比利时甚至还为了大熊猫闹过一阵子的政治紧张。

(比利时大熊猫浩浩,别紧张,她嘴里叼的不是食物,而是她刚出生的娃)

2016年,比利时凭借中国欧盟第六大贸易伙伴的地位租到了一只熊猫,入住北部布占热莱特市天堂动物园。

南部的民众对此极为不满,认为是首相偏心,让熊猫入住自己老家,是“以权谋私”,南北两边大吵了一架。

欧盟各国当时的新闻标题是:“比利时过去用足球建立起来的团结假象,因为一只熊猫原形毕露了。”

这边厢打得火热,英国也不甘落后。

李克强访问英国时,接待的大臣居然说:“阁下的到来让英国上下都很兴奋,唯一能让大家更兴奋的就是熊猫的到来了。”

2016年,美国华盛顿和亚特兰大的熊猫相继产下幼崽,YouTube上一片普天同庆,英国人民看了很心塞,默默地看了一眼自家肚皮平平的熊猫:“爱丁堡的熊猫第三次怀孕失败了···”

“她不会怀孕的,我们每年都经历一次一模一样地兴奋,可怜的小家伙,我也想让她生个宝宝…”

“不会怀孕的,别太激动了,爱丁堡动物园每年都说她怀孕…”

虽然英国的熊猫甜甜一直没能生娃,但它还是帮过英国一次大忙的。

苏格兰公投闹独立那会儿,英国媒体就叫嚣:“敢独立?交出你们的大熊猫!那是我们英国人租的!”(甜甜一直被养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这下,苏格兰人民怂了,一位网友在推特上写道:宁失自由,不失熊猫!

爱丁堡动物园

虽然这些国家为了熊猫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挣得也不少,

无论大熊猫到哪个动物园,都会毫无疑问地成为那里的吸睛小能手,至少有一半的游客去动物园,是为了看熊猫的。

2008年4月,日本的大熊猫“陵陵”去世之后,上野动物园首次出现没有大熊猫的情况,入园人数也持续下滑,1949年以来首次跌破300万人。直到2011年“力力”和“真真”的到来,低迷的状态才得到遏制。

2013年5月,加拿大多伦多动物园迎来了一对大熊猫,当月就吸引了100万游客,超过了去年一年游客总和。

当然,动物园的门票收入只是小部分,周边商贩和景区通过售卖熊猫周边也赚得盆满钵满。

苏格兰工商委员会就估计,租赁大熊猫将给英国未来10年内带来190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

而且,和中国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也是双赢的局面,自从2006年苏格兰当局决定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以来, “熊猫外交”为苏格兰带来了约两亿两千万英镑的收入。

06

熊猫在国外这么受欢迎,相信外国友人们和咱们好多人一样,都被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样貌迷住了,忘记了这家伙其实是上古神兽里排名第三的猛兽啊!

《山海经》里说它“性食铜铁”,牙齿锋利,爪子尖锐,传说中黄帝打蚩尤时,熊猫是他用来征战四方的猛兽!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饥饿时也会吃猪羊等动物,爪子上的指甲堪比解剖刀,一巴掌能轻松拍死成年人,在山地奔跑的速度远超过平地上的刘翔!

尽管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熊猫弄伤饲养员之类的事件,但依然无法改变世界人民对它的喜爱。

美国的“泰山”3岁生日的时候,500多号资深熊猫奴特地跑到华盛顿去给它庆生;“泰山”四岁那年回国时,动物园里挤满了人,冒着大风雪和它告别。

苏格兰搞了“体验熊猫饲养员”的活动,收费高达1000英镑/小时,竟然还卖光了票。

BBC还专门跑到中国来拍了部记录片,用非常非常骄傲的口气写标题:“看!我们来到的熊猫的故乡!”

荷兰人直接仿着紫禁城给熊猫盖了个“宫殿”,耗资5100万人民币。

这是彻夜等在机场的北欧人民,只为一睹熊猫真容。

日本的熊猫生娃时,满大街都是这样的横幅。

中央电视台在Facebook上放出一组熊猫照片后,点赞量和粉丝数一夜超过CNN和《纽约时报》。

民众如此狂热,每次几分钟的探视时间怎么够?

于是,动物园纷纷推出了“云养熊猫”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在熊猫窝里装个摄像头,二十四小时全网直播···

(香香内心OS:我不要面子的啊,一点隐私都没有了)

文章开头讲到的那只日本的“香香”,也被动物园推出了“熊猫频道”,第一天访问量就超115万次,视频运营商股价一度涨停板。

而没有熊猫的动物园,只能望洋兴叹了。

于是,他们“丧心病狂”地干出了这档子事儿:

鳄鱼熊猫

假装是熊猫

3D彩绘熊猫

写到这里,咩咩想起了那句著名的“格言”:

英国人用枪炮征服世界,美国人用钞票征服世界,而中国人,用一头熊猫就可以了!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