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架起了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的新桥梁。
本届农高会期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倡议下,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约旦、波兰等12个国家的36所高校和23家科研机构,在农高会期间共同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将定期举办“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校依托杨凌“中国农科城”的相关政策、产业优势和自身科研实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产业、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哈萨克斯坦塞弗林农业技术大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际合作伙伴。该校校长阿克尔别克·库里什巴耶夫告诉记者:“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的作物品种和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在这方面,扩大与中国研究中心、高校在农业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注入新动力。”
目前,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建了25个农业基础示范中心。中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农药兽药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经验开始走出国门,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百姓。同时,中国的山水园艺、农业机械和沼气等优势技术也在沿线国家得到推广应用。
作为中外农业产业交流的重要契机和平台,本届农高会吸引了哈萨克斯坦、德国、荷兰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官员、企业家及专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农业合作,已从最初的展望、接触、相互了解阶段,进入到实质性沟通、深层次交流、多领域合作的新空间。
作为本届农高会的主宾国,德国联邦议会农业代表团携20多家知名企业参展参会,展示德国现代农业发酵产业、现代畜牧业、有机高端农业以及诸如马铃薯薯种等优良品种,并举办中德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中德现代农业企业项目推介会等。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是今年首次组团参展。“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每年也会派许多学生,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农业科学交流。内布拉斯加州政府部门、企业对杨凌的农业发展非常感兴趣。”谈及此行目的,内布拉斯加州一位代表说,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希望有更多的收获。
在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园艺教授罗伯特·哈佩眼里,西安和鹿特丹分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两端,双方交流合作应当更加密切和频繁。在中外农民创业论坛上,他给前来听讲的中国农民演讲六西格玛管理法。他告诉记者:“今年,我与西农大合作在杨凌现代农业园建立了郁金香水生实验室。如果气候环境适宜,将进一步开发鲜切花产品。”
自1999年第六届农高会首次出现海外客商以来,“国际农业合作”在农高会中的戏份不断提升。如今,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本届农高会邀请了35个沿线国家参会,占与会国家总数的70%;参会的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420人,占国外参展代表总数的81%,凸显了农高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日益紧密。
据统计,“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3年来,已有10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