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一带一路 >> 战略 >> 浏览文章


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寻找西部生物产业发展机遇
 来源: 浏览次数:1464次 更新时间:2016-11-11

(原标题: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寻找西部生物产业发展机遇)

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覃勇)“第五届工业生物技术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论坛”昨天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200余家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工业生物技术产业逐渐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此,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兰州市地方政府与具有强大工业生物技术实力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力合作,为带动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升级,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和带动作用。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把生物科技作为其再工业化的重要国家战略和支点。”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寅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工业生物技术以活细胞或其酶为工具,生产燃料、材料、化学品或进行物质加工的先进物质转化模式。它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有可能在能源、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改变世界工业格局,是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甘肃阿敏集团就开展科技合作,依托工业生物技术的动物生化制品产业推向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达成初步意向,并将在2014年中科院与印尼科学院签署的《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下开展的项目合作。

兰州市红古区委书记武和谦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人口具有清真饮食习惯,清真动物生化制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兰州市红古区力争将已建成的“清真科技生物产业园打造成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清真动物生化制品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和认证中心,打造世界性的清真生物产业航母”。

据介绍,兰州市红古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甘青宁重要的货物集散和中转基地,具备区位优势、科技实力、市场需求、自然资源、民族和人才优势等要素的集合,非常适合发展以清真动物生化制品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


据了解,甘肃阿敏生物按照清真动物生化产业国际化、高端化、链条化为发展目标,上游向养殖、屠宰等产业延伸,下游向食品、药品、保健品和饲料加工等产业延伸,在建成总投资3.37亿元,4500吨清真明胶,1000吨胶原蛋白生产线项目的基础上,实施了总投资5.32亿元的清真明胶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20亿粒软胶囊项目为红古打造特色经济、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增加了新的动力。

本次论坛由中共兰州市红古区委、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兰州市经济合作服务局主办,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协办,兰州市红古区经济合作服务局和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简称阿敏生物)共同承办。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