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享会 >> 师说 >> 浏览文章


农村的全面振兴,还要让农民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
 来源: 浏览次数:1688次 更新时间:2018-03-05

乡村在脱贫攻坚的助力下,物质的振兴正在加速推进。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所有人心灵的寄托和归宿。每一年,总会有人归乡后记录一下在乡的感受,抒发一下归乡的情感。笔者每年归乡,也还是习惯去看看这个故乡,在我离开的日子里所积累的变化。只是一年一季,所有人归乡,而故乡却早已不复记忆中的模样。

  笔者的老家在湖南省北部的一个小山城,是武陵山区贫困攻坚县,这几年全县上下齐心合力,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改善。不久前,这里刚刚摘掉了“特困”的帽子,这一成绩的取得在于国家、省市县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在于扶贫干部、帮扶单位的扎根工作,在于百姓的积极配合。笔者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脱贫攻坚让百姓真正的感受到了国家红利。

  相比于前几年,近两年来笔者在和老家人的聊天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人们的“火气”小了,对生活的满意度提升了。特别是去年基层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以来,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人当选了村干部,带领百姓扎扎实实奔小康,让百姓对基层的不满正在逐步减少。去年换届以来,村组之间重新修整了公路,村道也通到了每家每户,这都是扎扎实实的福利。对于百姓而言,国家的好,他们记得住。

  在故乡,老屋正在消失,而新居正在建成。近年笔者很荣幸走进了笔者所在乡镇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对于百姓来说,今年是搬迁后的第一个春节,在走访过程中,笔者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和一幅幅家人团聚的画面。人均25平米的面积,自来水、路灯、绿化植被一律齐全,有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棋牌室、阅览室、图书室、诊疗室、输液室,可以说设施应有尽有,大家的生活有了质的跨越。宽敞明亮的房间,小区式的环境,不仅改善了以前的生活条件,也让人的精神更加富足。虽然有很多新邻居,但大家能很快建立起新的邻里关系。对于搬迁户来说,国家的红利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大批人退出了贫困组列。

  从笔者所了解的搬迁户的春节来看,“祥和”是非常贴切的形容词。在脱贫攻坚的努力下,乡村振兴在物质建设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进步,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服务设施都完善起来,通过产业扶贫,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极大地改善。可以说,乡村在脱贫攻坚的助力下,物质的振兴正在加速推进。

  但在物质振兴的同时,乡村的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刚刚过去的春节里,笔者照例听到了老家人感叹年味变淡了。这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前的年味主要围绕着“吃”展开,而现在所有本来过年想吃的东西,在平时都能吃到了,所以人们过年对于“吃”的期待在慢慢地变淡,甚至消失,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替代品来填补这种“期待”,成为新年味、新年俗。

  不可否认,很多在城里待惯了的人,对于故乡或多或少会有些隔阂,害怕回乡突然的人来人往,相比于城市的个人小空间,回到故乡反而会觉得尴尬,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年轻人渐渐地丢掉了“传统”,丢掉了对于传统节日的期待,与年味“失联”。而年味其实是一种精神,一种需要在农村振兴的精神,是乡村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振兴。以前,故乡的人忙于生计,现在不愁生计了,物质财富迅速积累让很多农民有点“不知所措”,以前的生活状态正在慢慢改变,但开始新的生活又缺少引领,在这样的状态下,精神财富未能完全跟上物质财富的增长,甚至一些恶习、陋习逐步抢走了农民的闲暇时间,这是现在乡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说脱贫攻坚解决了农村物质财富问题,那么乡村振兴还需要解决农民精神生活的问题,让人们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也能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这才是农村全面的振兴。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