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察家 >> 改革 >> 浏览文章


中国入世15年:反思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来源: 浏览次数:1198次 更新时间:2016-12-13

 小编导读

  时值中国加入WTO十五周年,当前全球治理出现新格局。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引发新的保护主义,不同形式的区域协定在兴起,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现象兴起,全球化面临新的挑战。这将会给WTO带来哪些影响?区域自由贸易、双边自由贸易以及自由贸易的未来前景将会怎样?中国在当前国际经贸格局下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论道》邀请了驻美外交官、研究学者、在华投资美国人士以及在美工作的华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小编整理了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分享给大家。

  本期节目的视频版将在12月22日晚22:10播出,到时敬请关注哦。

  录制现场云集7位嘉宾

  全球化不可逆转 WTO规则要加强

  龙永图

  中国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十五年,应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地位在过去十五年当中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美国的当选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竞选活动当中曾说不排斥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但我觉得即便他决心退出,也要走很长的程序,因为美国总统在美国贸易政策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约。比如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在中美谈判当中,克林顿总统都不能够明确答应中国,入世以后就解决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因为他知道只有国会2/3的人通过才可以。所以现在说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也肯定要通过国会,而且要通过两院2/3人的通过。所以我觉得即便是特朗普本人想这样做,实际上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除非他把两院2/3的议员都掌握住。

  我觉得特朗普和他团队的成员,可能对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好处也不太了解。今年9月份我曾经到华盛顿,见到了特朗普竞选班组中非常重要的成员,我就不说他的名字了,他现在已经被任命为美国内阁非常重要的部长。我就问他,为什么特朗普会反对世界贸易组织,反对自由贸易呢?他说,我和特朗普先生都认为世界贸易组织也好,自由贸易也好,主要是有利于大的跨国公司,对一般的老百姓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利益。所以特朗普先生是代表最基层的美国老百姓,他就这样提出了自己的竞选主张。

  后来我就跟他解释,实际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美国老百姓确实带来很多好处。我给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在中美谈判当中,美国最重视的是农业问题,恰恰中国入世以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地增加,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重要市场,20%的美国农产品都出口到中国去,为美国创造了15万个农业的就业岗位。我说这15万个农民难道他们不是老百姓吗,难道他们没有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协议当中得益吗?

  这位特朗普竞选团队的重要成员大吃一惊,他说这些情况我还真不了解。我说希望你们多了解一点这样的情况,我们中国的农民都有些害怕了,现在美国56%的大豆,22%的棉花都出口到中国来,这些确实都是事实,你们可以去查一查。

  我想如果他们能够真正地了解事实,看到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跨国公司从中受益,老百姓也得到利益,或许他们会改变想法。

  但有一点必须要提出,就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让大多数人从中受益,但也有一些行业和老百姓受到了伤害。就像改革开放在中国是大多数老百姓得到了好处,但是西部地区、贫困山区,还有万里迢迢从四川、从贵州、从湖南到珠三角打工的那些农民,那些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说老实话他们不是受益者。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抓扶贫的问题,抓西部的发展问题,就是要解决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

  虽然最近反全球化和反对自由贸易的声音有些大,但对于世界贸易组织,我认为我们也没必要担心它会减弱或不存在了。因为只要全球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WTO就会存在下去,而且会发展下去。因为WTO本身就是一个规范全球贸易规则体系的机制,而且调解全球贸易中的摩擦。所以只要全球化继续发展,WTO就会有生存和发展的理由。

  说老实话这几年WTO受到最大的威胁不是反全球化,而是所有的国家都把WTO在丢开,各自在搞自己的双边或者是区域贸易协定,某种意义上把WTO架空了。这次特朗普提出退出TTP,对全球区域贸易热可能也是一瓢冷水。一方面当然不太好,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对于加强以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体制可能还是好消息。因为大家可以集中精力,在WTO的框架之下,来谈一些新的贸易协定,谈一些新的投资方面的协定。

  关于全球投资的问题,WTO一直没有一个全球的规则,在最近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全球投资的一些规则体系的指导原则,大家都同意了。所以我觉得能不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中美两国进行的投资协定的谈判,来推动全球投资规则体系的建立,同时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一些集团体提出的原则,再加上中美贸易协定中的一些精神,都纳入到WTO的投资规则体系当中去,这样的话会进一步加强WTO。

  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确实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老百姓得到了甜头,政府也从当中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只有改革开放,只有遵守国际规则,中国才可能在全球有自己的地位,树立自己好的形象。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关头,我们要继续大力的推动全球化的发展,继续改革开放,因为中国只有继续改革开放,才能从WTO的体制中得到更多好处。

  我们也希望WTO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所谓箫条以后,会重新焕发起自己的生机,来重新反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来继续的做全球化浪潮中真正的推动者。

  不能把问题都怪罪在全球化身上

  何伟文

  前驻纽约、旧金山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

  所有的贸易协定,包括全球的、多边的、还有区域的和双边的都是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也是上层建筑,包括特朗普的讲话都是上层建筑。全球化是一个经济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生产发展超越了国界,在全球各地需要不同的原料、技术、人才、资本,然后又销往全球各地,这个规律没有变,也就是说全球价值链不会被贸易政策所改变。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坚信世贸组织以及多种区域双边的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它将继续存在,并且会发展。因为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全球化规律不会改变。

  但是在目前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我觉得是这样。

  一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认为现在的很多贸易安排,对美国不利,所以美国第一要修改这些协定。但我并不认为,WTO给美国带来了坏处。2000年到2015年这15年,美国对全球的出口增长了116%,从全球的进口增长93.6%,所以美国并不是WTO的输家。另外从贸易来看,虽然说贸易的出口,美国有很大的逆差,由此简单地解释为逆差增加了,它的就业减少了,因此就反对,认为这个不公平,这个分析本身的方法论是站不住的,是片面的。因为即便你出口有很大的顺差,你照样就业减少。最突出的例子,是美国的航空航天业。2013年到2015年美国航天业贸易顺差增长10%,国内的生产增长13.1%,但是它就业减少了1.6%,可见就业的减少原因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贸易。另外进口同样也创造就业,比如说有一年是中远集装箱直挂波斯顿港口,创造了6000个工作小时,为此后来参议院克里就是现在的国务卿,他是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在参议院发起动力,表彰中远为美国创造就业做出了贡献。如果我们把进口出口综合起来看,而且进口大量的服务业、仓储、搬运、零售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也是受益者。所以我们要把道理讲清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更多的问题我们还不能够简单地说是全球化带来的,应该看做是资本运动的规律带来的。第一资本本身的规律是追求资本的利润最大化,即便说我不搞全球化,完全关起门来搞这一套仍然是造成什么?资本也要要不断地追求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造成技术性失业。还有一个规律,就是说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是造成金融资本的强大扩张,而金融的跨国发展,它的超国界越来越强,所以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所以就是资本的运动带来技术进步,带来就业减少,第二个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第三个造成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我们怎么用相应的社会政策来调整它呢?

  第一,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跟技术进步政策相配套,跟贸易政策相配套,你不能丢掉一个。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强调十三五规划也好,长期规划也好,我必须要有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二,必须要有积极的社会政策。并不是说全球化最后外向型扩展程度很高的,必然是贫富差别很大。我们看看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海地这四个国家,除了南非之外,这个外向程度非常低。但是它的基尼系数,世界银行公布,包括贫富差别衡量指数超过40%就很高了,都超过60%,美国41.06%,这是2013年的最新数据。而相反外向程度比美国高得多的德国、瑞典、丹麦、荷兰,他的吉尼指数只有30%,甚至不到30%,为什么?区别在于社会政策不同。

  第三,金融资本必须节制。如果我们不很好地节制金融资本,防止金融泡沫,这个贫富差距还会扩大。所以这里不能简单地怪罪为全球化,政府的社会政策是否到位,社会公平是否到位,这是给我们每一个政府提出来的问题。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

  王晓岷

  原美国国务院职业外交官

  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美国高级官员

  特朗普他自己也是做生意的,他的很多业务都是从国外来的,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反对的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不公平条约,所以他的讲法是说要在WTO重新谈判。

  但是我现在对于全球化也没有那么乐观。

  第一,现在美国保护主义或者是民粹主义慢慢上升,如果说特朗普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这对全世界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特别是中国。不只是美国,还有欧洲,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或者是德国等等,如果说稍微受一点保护主义上升一点,从外国进口难一点,马上就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大。中国现在这几年经济成长已经是缓慢了,如果再加上美国各方面或者是欧洲各方面保护主义的上升,又要更慢的话,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对全球化造成的很多不平等的问题,大家都提到了,可以用税收的方式去解决,可是这个不容易。所以慢慢地,只要不解决,再过三四年,我预测整个全球的贸易增长率会降低,增长率降低的话,就影响到很多国家的经济成长,这会带来政治不稳定。

  第二点,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蔓延,可能会让经济问题慢慢转变成政治问题。假如说转到政治问题的话,就不是说一个政策可以解决的。比如说中国公司要在美国投资,道理上美国会欢迎。可是搞成政治问题的话,他就会认为中国投资到美国是有政治目的,或者说各方面去反对,你要收购我的公司,20年前跟日本就有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简单的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慢慢地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德国崛起以前,这个历史过程在重演。我现在有点担心的还是外交政治问题,慢慢搞成全世界不稳定。

  全球化2.0新版本要提升

  王辉耀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

  特朗普是个很精明的商人,他可能是上台之前有一段时间,充分利用了还没有正式成为美国总统之前,不停地在出各种新的牌,比如说他当选以后仍然在反对媒体,反对精英,比如说跟台湾的蔡英文通电话,比如说他说要重新谈判WTO,包括他已经宣布要否定TTP,就在全世界在舆论上,在环境上,在心理方面已经掀起了他要提升美国单边的作用,包括在双边中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他现在出的一些牌,反应他作为一个商人,有他商界的很多手法用在上面。

  但我个人也认为,大的趋势还是改变不了,全球化到了今天的层面,已经深入人心。就拿中美之间来讲,双边贸易是5000多亿美元,还会继续增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苹果手机95%都在中国生产,你说把苹果撤回去肯定不现实的,要考虑成本问题。中国企业现在对美投资已经超过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把这个停掉对美国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包括沃尔玛在中国每年好几百亿的采购,对于美国的通货膨胀也是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我个人觉得还可以从升级的角度看全球化的问题。比如说,二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来,第一代全球化的体制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等,中国都是坚定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比如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这15年里,GDP和国际贸易都翻了五六倍,可是其他国家看来,他们的速度就没有中国快或者说感觉全球化第一代的成果好像都被中国享用了。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加上特朗普竞选的时候,总把中国当成潜在的对手,所以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逆全球化的趋势,这也有一定的关系。

  现在既然特朗普要否定WTO,我觉得国际上的全球化的2.0,新版本要提升。大家还是要找到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的最大化就是说,我们现在WTO不做了,但是通过这五年达到的协议和共识仍然在那个地方。RCEP东盟和中国在参与,在积极推动,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次习主席在秘鲁的利马会议上讲,要提出FTAP,环亚太的自贸协定。特朗普顾问在特朗普竞选以后也说,奥巴马不加入亚投行是战略的失误。这是对中国和美国来讲是共同的新机遇,我们共同提升全球化的2.0版本,让全球化更多的惠及中美,包括全世界各国人民。所以我觉得全球化的2.0,包括FTAP,包括AIIB,包括“一带一路”都会在未来成为一个新机遇。如果中美两国抓住的话,将会带来全球化更进一步的提升、修正和稳定。

  全球化四大趋势 中国要抓住机遇

  卢进勇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FDI 研究中心主任

  我个人觉得对特朗普在竞选中讲的这些话,不能都信,也不能都不信。从这个人的特点来看,他不是出常规牌的那类人,这是他的竞选策略,你都按部就班就没有人投你票,你就当不上总统。

  我觉得特朗普通关有三个老师,第一个老师是他的内阁和他的那些顾问。第二个老师是国会两院。第三个老师就是美国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说他是一头野兽,慢慢的会被驯服,当然最后他的特色会保留一些,但是这三个老师会对他进行一些管教。

  我个人判断美国应当不会退出WTO。如果美国真的把世贸组织退出来了,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威信、发言权等等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他可能会在世贸组织这一块对其他的国家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说更多的官司、诉讼,但是我觉得真正退出可能性并不大。

  虽然现在出现了一种我们叫逆全球化的趋势,但大的方向我们还是要看到的。因为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波浪式的,全球化也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拥护得多,一会儿拥护得少,必然是这样。一点一点在波浪中前进的,可能现在遇到一些障碍,那么慢慢的它又会出现一个顺利的时期,高潮的时期。实际上反全球化,包括过去我们搞进口替代,我不开放,我不搞对贸易,我用国内生产的东西替代我进口的东西,有好多国家这么搞。最后证明,进口替代基本上不太成功,慢慢这些国家还是开放了。所以我认为,我们要看到全球化的四个发展趋势。

  第一个,整体上还是要进一步发展的,局部遇到了一些困难,遇到了一些阻碍。

  第二个趋势,发达国家现在有点放慢了,或者说出现了一些障碍,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都进来了,你看现在的拉美、亚太、非洲,100多个国家现在搞对外贸易,搞对外开放,引进外资。

  第三个趋势,贸易领域会慢一点,金融领域会慢一点,但是投资领域速度非常快。

  第四个趋势,中国整体上还是要积极推进全球化的,因为我们过去是全球化的参与者、拥护者、受益者,未来我们还要加两个,设计者和引领者。在现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更要抓住机遇,高举这个旗帜,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我们自己,然后扩大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反全球化是对全球化失衡的修复

  杨平

  修远基金会理事长、《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

  全球化现象我认为具有研究价值的是1500年以来的世界,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以后,它所推动的贸易、工业发展、技术扩散,这个过程是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但是我们看全球化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到英国,到美国,今天到中国,这样一个扩散过程,500年,有多少场反全球化的世界级的浪潮,一波又一波的兴起。纳粹主义的出现,包括苏维埃领衔的社会主义运动,虽然是另外一种国际主义,但是实际上也是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另一个浪潮。与此同时我们在今天还看到ISIS,人家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和现代性玩。特朗普不过是反全球化相对温和的一个阶段性的人物。

  我理解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本质上是要想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的、技术的以及贸易的全球扩散,导致的不平衡进行修复,进行政治、社会、文化上的修复,使得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间边缘化,不能得到好处的人得到保护,得到平衡。这种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平衡全球化带来失衡效果的。短期看带来的效果有时候负面因素很强,但是从长期看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对于全球化的悲观是不必要的,但是对全球化浪漫的或者说轻率的这种乐观也是需要打问号的。

  我还想谈一下,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全球化被打断或者说被扰动,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它失衡?我认为有两条,第一就是技术进步。以美国为例,从五六十年代的ITNT到七八十年代的IBM,到现在的苹果,同样是市值冲天的大公司,但是在这里边工作并且受惠于这个技术的人群越来越少。原来是上百万的人参与技术性的工作,而且像苹果公司,能够参与它工作,并且得到它实惠的也就是几万人。技术进步导致能够分享技术好处的人群日益减少,这个是今天这种财富分配非常不均衡的重要来源。这是反全球化非常重要的群众基础,不看到这一条,任何统治者还有任何做生意的商业人,都会栽跟头。

  第二条,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一轮新的全球贸易扩张的阶段,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世界贸易采取了企业内贸易的这样一种形式,也就是分包。大量的贸易不再是简单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或者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内部,而是企业内部的贸易。生产环节由于跨国公司的存在,进行全球分布。生产要素都在企业内部流动,国际性、民族、国家对他们来说能够起到的制衡作用日益减低。带来什么结果呢?带来的就是民族国家日益不能够制约资本,跨国资本日益的跨境流动。与此同时民族国家政府所能够获得的税收来源日益减少。所以我们看到了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资本与劳动,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关系被打破以后,最有责任感的实际上是政府,它试图遏制资本跨境流动带来的税源减低,进而维持政权的稳定,维持普通人民的福祉,但是它难以为继。于是所有的民主政治的运作全部失灵,这点是我们在研究逆全球化现象的时候观察到的,认为是最根本的一些原因。包括我们看到欧洲的福利主义,基本上也快解体了,美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是。

  所以如果看不到这些原因,仅仅是看特朗普,然后仅仅因为中国目前资本正处在一个输出的阶段,然后就盲目乐观,我觉得是要吃亏的。

  当下的对外投资更关心中国的政策

  Matthew Mouw

  Apostle投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它是50个州联合起来的,西海岸、东海岸跟中西部、南部非常不一样,观点、思想也不一样。对西海岸、东海岸来说,贸易是他们的生意,他们非常支持对外贸易的观点,没有对外贸易他们就没有工作。可是如果你到中西部那是工业城市,他们就要受影响,他们比较保守。

  所以我想大家不要太担心美国一下子就会改变全球化的方向,这个方向不变,可是短期的话会受影响。中国跟美国的外贸投资这方面不会很容易的好或坏,可是速度会比较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大家不要把外贸跟对外投资搞混了,这个得分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是做外贸,你去美国使馆,你说我有一个出口的问题,中国人有出口的问题,他说好,我怎么帮助你?如果说你一个美国的公司,你说你有一个出口的问题,就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是进口的问题。他们会说我怎么支持你,对吗?如果你是一个企业,你要去美国某一个州,某一个县,你找那个地方的政府官员,你说我要在这投钱,我要盖一个工厂,我要招聘人,他会怎么想?我怎么热烈欢迎你,对吗?不管你是中国,或者是美国,或者是某一个国家的,投资对他们来说都是热烈欢迎的。

  中国刚刚开始对外投资了,所以肯定会有困难,对方不了解,你为什么要投这个钱,你在干嘛?可是如果你的目标是到那盖一个工厂,招聘人,我不管你去哪,肯定是热烈受欢迎的。所以不要把这外贸和对外投资搞混了。

  现在我的客户都做对外投资,大部分人不再谈特朗普,他们最关心的是习近平怎么看,中国政府怎么看对外投资,中国政府会不会支持他们。因为对外投资是中国政府给支持,大家才可以做到位,需要中国这方面的抓住机会。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