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资讯 >> 全球观察 >> 浏览文章


东盟从重返政策中到底得到了多少好处?
 来源: 浏览次数:1951次 更新时间:2016-03-28
   奥巴马总统的两届任期是东盟十国与美国关系发展的“蜜月期”。今年2月15日和16日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阳光之乡”庄园举行的东盟峰会又是一个写照。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阳光之乡”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2013年,在这个素有西部戴维营之称的美丽庄园内,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举行了著名的两巨头非正式会议。两年多之后,在奥巴马即将卸任的最后一年,他在这里款待了东盟十国的领袖。

  此次东盟峰会备受瞩目。从地点上说,在同一个庄园举行峰会,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旨在把东盟与中国放在平起平坐的地位上,凸显东盟在地区发展和美国外交中的份量。然而,也有人分析,奥巴马总统在“阳光之乡”接待的是习近平主席一个人,而此次东盟峰会却是十个国家在一起,从这个角度上讲,东盟和中国还是不能平起平坐。

  期间,有报道称东盟国家更希望在白宫举行此次会议。在外界众说纷纭的时候,奥巴马在峰会致辞中幽默地说到,之所以把峰会地址选在“阳光之乡”,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好。

  当然,开会地点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东盟与美国关系的飞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至从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提高了55%。目前,东盟是美国第四大货物贸易伙伴。奥巴马在峰会致辞中骄傲地指出,他是第一位会见所有东盟十国领袖的美国总统。在过去七年,奥巴马已经造访了七次东盟地区,这在美国总统中也当属之最。

  就在去年11月份,奥巴马总统刚刚在菲律宾会见了东盟各国领导人,事隔几个月,他又在美国款待各位领导。分析人士认为,从奥巴马总统与东盟如此频繁的互动显示,他不仅仅是出于例行公事的举办加州东盟峰会,不仅仅是例行公事地处理与东盟地区的关系,而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当然,他幼年在印尼渡过的时光与这肯定有很大关系。

  美国媒体认为,这次奥巴马总统在即将卸任之际,把东盟峰会举办地点选在美国本土,借此是希望向外界和下一届美国政府显示,他的重返亚洲政策、以及其中凸显东南亚地位的外交政策是符合美国长期利益的,重返政策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来执行;不管中东问题有多么棘手,下届政府都不应该转移对东南亚的注意力。事实上,峰会召开的本身就是对重返政策的再次巩固。

  峰会主要讨论了经济和安全上的议题。虽然白宫一再强调此次峰会的目标不是针对中国,但显然与中国不是没有任何牵连。在经济议题上,通过敦促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融合,进一步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可以确保美国对该地区经济的主导地位。目前,在东盟十国中,越南、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已经加入了该协议。

  会议在南海问题上的讨论更是与中国息息相关。会前,媒体报道美国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各国能够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一致。但是,由于东盟成员国老挝、缅甸与中国的紧密经济关系,他们不愿意在南海问题上为越南和菲律宾“背书”。东盟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再次导致了此次阳光之乡峰会没有实现突破,众望所归的南海行为准则仍旧遥遥无期。

  这样,会议的结果也就再次“不出所料”。

  据路透社报道,奥巴马总统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他和东盟领袖讨论了缓和南海紧张局势的必要性,认为任何领土争端都必须通过法律的途径和平解决。奥巴马还保证,华盛顿会继续帮助盟友和伙伴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他还说,航行自由的权利必须要坚持,合法的商业活动要保证,美国会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开展活动,并且支持所有国家在这方面持有同等的权利。

  像以往类似声明一样,此次峰会的声明也没有明确指明“中国”以及“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强势做法”。对于热切希望解决南海领土争端的越南和菲律宾来说,阳光之乡峰会又是一次让他们空手而回的会议。不过,美国再次借用此次峰会的机会,严正指出(这个国家在南海地区)自由航行的权利不可侵犯。这个态度是对重返政策的支持,是对美国超级大国形象的加强。

  此次阳光之乡峰会的结果再次向我们显示,重返政策对于东盟各国以及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效应是有限的,但对美国是益处多多的。这一点与美国各界对重返政策的评估也是一致的。

  于2011年出台的重返政策,其主要目标是扩大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包括美国的盟友,合作伙伴,以及地区大国中国与印度等等,制定与美国利益相一致的地区发展规则。在地区层面上,重返政策从美国传统关注的东北亚扩大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重返的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安全(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层面。

  据美国乔治城大学一份关于重返政策的报告,该地区的国家对于这个政策基本上持有两个立场:一是大多数的国家都公开或者私下的表示希望看到美国更活跃地参与到亚太事务中;第二,不希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被迫选择站队,他们希望与两个国家都保持友好关系。这其中,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几个国家避免在公开场合向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靠拢。菲律宾、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几个国家公开希望美国发挥更大影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欢迎美国的重组,但与此同时避免与中国搞坏关系。印度、越南和缅甸不断提升与美国的关系。

  这些亚太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据这份报告解释,是因为他们发现在避免与新兴大国对抗的时候,向一个没有太大利益冲突的超级大国靠拢而得到的安全保证更加的稳定。

  重返政策虽然给亚太各国所带来的实质好处比较有限,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安全保障,但对美国来说在强化其超级大国的形象和利益方面是有实质性好处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返政策不会因为奥巴马政府的下台而消失,相反,会常驻亚太。

  对于常驻亚太的重返政策,美国所面对的一个长期挑战是如何安抚盟友和伙伴关系国家,昭显自己实力的同时,又与中国保持一个合作的态势,不过分刺激中国,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弹。

  对于中国来说,重返的挑战是如何有进有退的与重返政策“合作”。如果中国一味保持咄咄逼人的外交态势,只会促使更多的亚太邻国更加强烈的向美国寻求安全保障。

  乔治城的这份报告指出,在重返政策下,一个双赢的结果是有可能的,但不是必定的。新兴大国并不一定要与超级大国发生冲突。如果大国间的战略意图可以互相协调,大国之间是可以共存的。也就是说,如果北京的地区战略不是称霸,那么和美国在亚太地区是可以共存的。

  鉴于此,很多评估重返政策的美国报告都认为,在正面捍卫美国利益的同时(如南海的自由航行权利),应该鼓励中国加入地区的全方位融合——安全上的,经济上的和政治上的。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这些目标,是中美两国政府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