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世界资讯 >> 全球观察 >> 浏览文章


中美达成BIT“很有希望”
 来源:财新网 浏览次数:1276次 更新时间:2016-09-22

记者:陈沁 实习记者徐爽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财新网

对于中国投资,美国不应自缚手脚,因为中国投资的输入对美国经济以及双边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资料图:亨利·保尔森图/东方IC

美国选战如火如荼,奥巴马任期届满临近。各方关注中美之间最重要协定之一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能否在奥巴马任内最终达成。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近日在接受财新记者电话专访时指出,很有希望最终能够达成该协定;而且即便最终未能达成,在协定谈判中取得的突破将增加双方的信心以及更多跨境投资的可能。

保尔森说,两国元首都表示过BIT谈判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双方高层授意两国团队协同高效合作,以在年底之前达成高标准的BIT协定。“有两国元首的授意,我觉得很有希望最终能够达成协定。不过,就算没有达成协定,或者达成协定但是美国参议院无法通过,我仍将这视为积极的进展。因为在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取得突破将增加双方的信心以及更多跨境投资的可能。”

他表示,相信中国经济会进一步打开大门,迎接竞争,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中国经济转型,培养增长的新动力,并且让经济增长保持在可接受的程度上。

在9月4日公布的中美元首杭州会晤中方成果清单中,称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取得重大成果”。此前学界和政界不少声音担忧中美能否在奥巴马任期结束前完成BIT,此种表述为外界预期注入了信心。

中方成果清单中称,中美双方确认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旨在达成一项高水平的协定,实现双方创建非歧视、透明、开放的投资体制的共同目标。“双方于近期交换的第三次负面清单改进出价体现了重大进展,并在谈判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中美双方承诺将进一步推进谈判,以达成一项互利共赢、高水平的协定。”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于2008年启动,至今已进行八年之久,超过20轮谈判,堪称两国当前经贸领域最重要的谈判项目。去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就曾将BIT作为重点议题。他在西雅图呼吁,中美两国完成双边投资协定,并指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有进步。

2013年7月,双方首次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去年6月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标志着谈判进入新阶段。中国政府下发《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若干意见》的细则,BIT获得突破的内容将很大部分基于此文件。

今年6月,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双方同意加快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并第二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当时曾呼吁,BIT谈判需要加速,现在是取得进展的最佳时机。考虑到美国大选换届,中美真正能够对话的时间并不多。“双方都承诺要严肃认真地加一把劲。”

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Max Baucus)曾预计,BIT达成的时间是在2016年年底前,希望可以在奥巴马任期结束前完成。

分析认为,BIT“负面清单”模式如能付诸实践,或将倒逼国内改革,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新选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成熟,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

应该承认,在大洋两岸,都存在抵制BIT的声浪。美国有些政商人士认为,BIT将增强中国企业“不公平竞争”的优势,损害美国就业和长远经济利益。有些中方人士则坚称,BIT是“阴谋”,美方试图以经济自由化手段,将中国更深地拖入以西方规则为基础的全球化浪潮。“国家安全”则成为太平洋两岸抵制BIT的人士一同举起的盾牌。

此外,美方认为中国在市场准入等方面过于保守,而中方认为美国要价过高,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及对中国在美投资的限制上也无实质性承诺。财政部长楼继伟曾透露,美方在负面清单上列举了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三项,但对此均不作定义,并且中方在美投资及经营的任何阶段,美国行政当局都有权中止项目,而成本由投资人负责。他表示,这样的提法增加了中国在美投资的不确定性。

但是,从长期来看,中美合作发展的机遇是中美BIT谈判最终能够达成的基础。2012年起,美国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55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根据中国官方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中国在美国设立境外企业超过3000家,对美各类投资存量达到652.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存量是380.1亿美元,占整个投资存量的58.3%。2004年末,中国企业通过对美的投资,为美国提供了近8万个就业岗位。

据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报告预测,如果美中能在2025年达成FTA(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对全球出口将增加10%,美国对全球出口将增加3%,双边贸易将增加14%左右。中国经济总量产出能提高2%,美国提高1%。

更为关键的是,中美BIT将给世界不同经济体在经贸合作领域提供高标准的示范标本,提升资本跨国流动的活跃程度。从更长远看,或将促成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融合,向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更进一步。

保尔森看好未来中国对美投资前景。他建议,中国投资者需要明晰美国政府的工作方式。政府人员很可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们不同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因此,中国投资者需要尽力获得当地的政府或者利益方的支持。“其实没有国家是愿意将它的核心部门出售给外国人的,但是当地的政客和利益共同体可能会因为你做的还不错而考虑合作。”

他强调,美国也针对许多国家出台了一些限制条例,来保护本国的安全,因此中国投资者需要了解这些限制条例。想要绕过这些条例或者钻空子都不是明智之举。正确的做法是,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遵守这些条例。这意味着需要一流的金融、咨询、法律、传播顾问,了解美国国家安全法律是如何运作的,以进一步开展工作。

“关于中国投资,我一直在对我的美国同事们强调,尽管他们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些担忧是事实,但是美国也不应该自缚手脚,不欢迎中国投资,因为中国投资的输入会对美国经济以及双边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保尔森说。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