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无人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因进行自动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可申请临时上路行驶。
这是国内首次为自动驾驶测试提出了相关规定,首次对自动驾驶给出了官方定义:
什么是自动驾驶车辆
自动驾驶车辆是指在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的机动车上装配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自动驾驶车辆不需要驾驶员执行物理性驾驶操作,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对车辆行驶任务进行指导与决策,并代替驾驶员操控车辆完成安全行驶。自动驾驶包括自动行驶功能、自动变速功能、自动刹车功能、自动监视周围环境功能、自动变道功能、自动转向功能、自动信号提醒功能、网联式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等。
机动车辆仅含以下机动车辅助类自动化系统不属于自动驾驶系统:主动安全辅助系统、电子盲点辅助系统、防撞系统、紧急制动系统、停车辅助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交通堵塞排队援助系统等。
《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还对以下重要问题作出说明:
什么样的单位能申请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进行自动驾驶相关科研、定型试验,需要临时上路行驶的独立法人单位。
如何保证道路测试的安全
(一)对测试车辆有严格要求
测试车辆必须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标准。测试车辆具备自动、人工两种驾驶模式,并可随时切换;测试车辆必须安装相应监管装置,能监测驾驶行为和车辆位置。
(二)上路前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
测试车辆在上路测试前,必须先在封闭测试场内按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和考核,考核结果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才允许上路测试。
(三)道路测试是处于“有人驾驶”状态
自动驾驶测试车辆需按规定悬挂号牌、标识,每辆车都要配备一名有一定驾驶经验,熟悉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驾驶员,随时监控车辆,保障车辆安全行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时人工接管车辆。
自动驾驶车辆都在哪里测试
测试车辆将在指定区域、指定时段内测试。区域的选择将选取人流量少、车流量少的地段,时间段的选择将避开早晚高峰的时间段,不会对正常交通产生过多影响。
据了解,北京市交通委、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将综合考虑道路技术条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选择第一批可用于实际测试的道路,所选择的测试道路将包括城市主干道、支路、红绿灯路口等多种交通场景。
如何认定测试期间的交通事故
测试车辆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测试驾驶员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其他核心信息还包括:
1、申请方需要是中国境内的公司,每家公司最多申请5台车。
2、测试主体需要向第三方授权监管机构申请测试资格,并定期上传测试数据。
3、每台测试车需要购买不低于500万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
4、规定细则中包含六种测试天气环境,以及高速公路、城市、无线标道路等4种道路测试场景。
5、对违反细则规定的行为,测试主体的自动驾驶测试资格将被取消、公示,被禁测至少一年。
今年6月,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通过“智能化”加“网联化”的战略发展路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目标是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在今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我国将发展智能运载工具列入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和发展。同时将轨道交通自动驾驶列入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支持平台,显示国家对自动驾驶产业的高度重视。
但在这次北京出台的法规之前,自动驾驶不能合法上路,只能在有限的、封闭的模拟场景进行测试,包括海南汽车试验场、一汽技术中心试验场等19个大型汽车试验场。去年,工信部批准建立了国内首个“封闭测试区”,模拟城市环境为网联汽车提供测试区域。北京亦庄也在去年成立了智能汽车示范区,今年底,其自动驾驶测试场地就将建成。
但是,建立“测试区”只是对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不能合法上路测试的弥补。而在美国,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公路测试的累计里程已达400万英里(约644万公里)。
此前,已有国内企业按捺不住,进行了无人车的公路测试。
今年7月,李彦宏乘坐红色无人驾驶汽车开上北京五环参加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行驶过程中,无人车并线时轧过实线车道线,这在我国交规中属于违章行为,并应罚200元扣2分。此外,该汽车车号为“苏E8R62E”,上路当日,这辆车属于限号行驶。
随后,李彦宏表示吃到一张罚单。李彦宏说,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如今自动驾驶法规出台,意味着法律上正在跟上技术的进步,更好地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现实应用。
美国、德国也已通过自动驾驶法规
2017年10月,美国众、参议院相继批准首部规范美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的立法——SELF-DRIVE Act(自动驾驶法案)。这是美国首个对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进行管理的法案,也是美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联邦法案。
该法案允许每年在公共道路上进行2.5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在此后的3 年里,这一数字还将增加到10万。但上述法案规范的自动驾驶车辆范围限制于重量1万磅(约4.5吨)或以下的车辆,也就是说,重型车辆(例如自动驾驶卡车)将不能上路。
此前,美国几个州已经允许汽车制造商在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车。例如:Uber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Google旗下Waymo也在亚利桑那州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华盛顿州及底特律市也一直支持自动驾驶车的发展。
德国的自动驾驶法规出台时间更早一些。2017年6月,德国联邦议院颁布了“道路交通法第八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应该满足的六个要求,比如在任何情况下驾驶员都可以手动取代或关闭自动驾驶系统并接管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应可以识别出需要驾驶员亲自操控的情形,并在移交接管前向驾驶员做出足够的提示等。
对于自动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该修正案提高了责任人的最高赔偿金额: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高赔偿额从500万欧元提高到1000万欧元;对于财产毁损的情形,最高赔偿金额从100万欧元提高到200万欧元。
除了道路交通法以外,德国还公布了全球第一个针对自动驾驶的道德准则:道路安全优于出行便利;个人保护优于其他功利主义的考量;法律对技术的规制方式是在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及他人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对人身权益的保护必须优先于对动物或财产权利的保护;不得对于必须在两个人的生命之间做出选择的极端情况进行标准化设定或编程等。
无人驾驶就在不远的未来
汽车制造商们也马不停蹄的跟上脚步,列出了自己的时间表。目前,部分汽车制造商的自动驾驶进程如下:
福特:2021年之前推出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本田:2020年让自动驾驶汽车开上高速公路
丰田:2020年之前自动驾驶汽车开上高速路
雷诺-日产:2020年让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行驶,2025年让汽车真正实现无人驾驶
沃尔沃:2021年之前在高速公路实现自动驾驶
现代:2020年开上高速公路,2030年在城市行驶
戴姆勒:2020后最初的几年里完全实现无人驾驶
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预计2021年之前会有一些自动驾驶汽车开上公路
宝马: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可能会在2021年之前推出
特斯拉:2017年年底将发布最新全自动驾驶系统
通用汽车:传闻说2018年之前推出自动驾驶汽车
目前,新能源、智能化、共享经济都在深刻地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而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将对汽车产业的未来起到重要作用。此次北京出台的相关法规,对于中国无人驾驶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只有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技术检测、审批、立法等层面保障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才能让公众放弃方向盘,享受无人驾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