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懂中国 >> 智库要闻 >> 浏览文章


法国外贸银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倒退
 来源: 浏览次数:1173次 更新时间:2017-06-08

资料图:Alicia Garcia Herrero。图/视觉中国

在2015年夏季“股灾”之前,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是中国政府金融市场开放的重点之一。然而,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6月6日发布报告指,自2016年以来,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进程倒退,特别是在之前取得进展的两大范畴——即作为国际支付和非居民投资方面。

“前景惟一较正面的是国际货币的第四个功能,即延期支付标准(债券发行),这与中国政府近年努力吸引资本流入快速增长的债券市场的方针一致,而最新公布的‘债券通’就是最佳的佐证。”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licia-Garcia-Herrero在报告中指出。

法国外贸银行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15年间,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使用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私人层面上。在2010年,通过SWIFT(全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以人民币结算的支付低于总量的0.05%,但在2015年8月,这一数字飙升至2.79%。

然而,之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明显令趋势转向。2016年,全球人民币结算量从9.7万亿元下降了20%到7.7万亿元。

法国外贸银行在报告中指出,在2015年夏天以前,人民币价值储存功能受欢迎的程度一直上升;但目前来看,人民币变得较少受外国机构青睐,同时资产间表现差异巨大,债券持有量已经上涨至新高,但人民币存款急剧下降,拖累了整体数字。

该行数据显示,2016年,海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资产约为430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各类资产占该资产在中国境内总市值的份额仍然很低,其中,存款和贷款方面占比为0.6%,股票0.8%,债券1.9%。

“这展示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政府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沪港通和深港通等股票联系和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等吸引资金流入措施的不热情。”Alicia-Garcia-Herrero在报告中表示。

报告续指, 2016年第四季度,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在全球储备的份额中占比徘徊在1%左右,这远远低于目前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10.9%的占比,这说明人民币在官方用途上落后于其价值储存功能。

此外,随着人民币贬值,离岸中心的重要性出现下降,尤其是香港。数据显示,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经从2014年3月的高峰期占总存款的12.8%跌至2017年3月的4.7%。

“总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显然正在倒退,尤其是最为重要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功能。而在人民币作为延期支付标准的使用方面,随着中国政府积极加大吸引资本流入快速增长的债券市场,正显得更加明朗。最新公布的‘债券通’就是最佳佐证。”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