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过渡团队称,由纳瓦罗负责的新设立的国家贸易委员会,将与白宫现有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以及内政政策委员会密切合作,以完成特朗普“通过军事和经济实力达成繁荣与和平”的愿景。
资料图: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12月21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白宫设立一个新的政策顾问机构“国家贸易委员会”(National Trade Council),并任命从选举期间即被他延揽为经济政策顾问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领衔该委员会,并担任美国总统在贸易和工业政策方面的顾问。
在特朗普过渡团队发出的声明中解释,这一新设立的“国家贸易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为总统在贸易谈判中提供创新策略,并与其他机关一起评定美国的制造能力和国防工业,协助失业的美国工人重新寻找就业机会,还将领导一项名为“购买美国制造、雇佣美国人”的项目,以保证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许诺得到执行。声明称,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的设立,进一步体现了特朗普“让美国制造业重新伟大起来,并让每个美国人有机会获得体面工资和良好工作机会”的决心。
在政治位阶上,过渡团队的声明称,新设立的国家贸易委员会,将与白宫现有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以及内政政策委员会密切合作,以完成特朗普“通过军事和经济实力达成繁荣与和平”的愿景。声明称,“这也是首次有一个直接隶属于白宫的委员会,将美国制造业和美国工人放在首位,并且战略性地思考美国国防工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贸易和制造业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任命发出后,美国普遍舆论认为,这一新设的白宫委员会将不可避免地与现有的美国贸易政策主责机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职权发生重迭,甚至将引发政策主导权方面的竞争。不少分析还指出,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各项强硬主张,尤其是在贸易与区域安全上对中国抱持的怀疑态度和指责思路,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从特朗普竞选之初,就开始支持他的纳瓦罗。
在本次美国总统投票日前夕,2016年11月7日,纳瓦罗曾和另一位特朗普团队的政策顾问格雷(Alexander Gray),共同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上发表专文。在严词批评奥巴马和希拉里主导的“转向亚太”(pivot to the Asia-Pacific)政策之余,这篇文章也较系统地展现了这位未来将主导贸易、制造业和军事工业政策的“疑华派”重臣,对亚太局势的评析和政策主张。
批奥巴马让亚洲盟友倒向中国
纳瓦罗和葛雷认为,奥巴马政府在2011年提出“转向亚太”战略,最初是为了反制中国在亚太区域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和利益诉求,“看起来是一个合适并且及时的回应”。
然而,纳瓦罗批评,奥巴马政府在推动“转向亚太”战略时,最积极的方面并非军事,而是经济,推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通过就是典型之举。
但纳瓦罗称,TPP这个意图把12个环太平洋国家联合起来的大型贸易协定,“并非用来帮助迫切需要增长的美国经济”,而是被奥巴马政府用作一个国家安全手段,去抑制中国的崛起。
这样的作法有没有成效呢?纳瓦罗讥讽道,不论是“声音很大”的TPP、还是“棒子很小”的美国萎缩中的海军实力,都没有办法阻止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快速军事化”,包括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在南海岛礁上增强防卫力量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纳瓦罗对奥巴马政府在建军方面的轻忽显得痛心疾首。他声称,在奥巴马任内,美国海军萎缩到一战以降的最小规模;陆军则是二战以前的最小规模;空军的规模则是史上最小的航空母舰也是最老的。而整个美军的跨军种备战能力,更是一个世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纳瓦罗认为,美国海军是亚洲区域稳定“最重要的来源”,“它现在保卫着每年超过5千亿美元的途经南中国海的贸易”,并“制衡中国增长中的野心”。纳瓦罗称,随着中国在太平洋区域布署的潜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且准备在2030年以前大幅增加军舰和潜艇数量,特朗普的海军扩张政策─将美国海军军舰数量从现在的274扩增到350艘,将能重申美国对亚太盟友的长期责任,“并持续扮演亚洲自由秩序保障者的传统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纳瓦罗批评奥巴马和希拉里任内只夸言经济、不重军事的亚太政策,不但给了中国崛起的机会,还错误地对朝鲜给予“战略耐心”,确没有收到任何成果。反而让朝鲜进行了4次核试验,增加了地区的不稳定和危险程度,甚至让朝鲜有机会发展出能够攻击美国西海岸的导弹。
此外,纳瓦罗还声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盟友,都对奥巴马和希拉里“从卸责转为虚伪”的外交政策感到沮丧,“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高调拒绝美国的领导,转向中国,就是明显的例子”。此外,在发生军事政变之后,美国在亚洲的重要防务盟友泰国,也开始与中国走得更近,“甚至连在军事方面也是如此”。
特朗普会如何重树美国亚太地位
在细数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政策如何失败后,纳瓦罗仍认为,美国现在还是有很多机会,重新树立在亚洲的地缘战略地位,主要原因来自于中国的“不自量力”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观感。
纳瓦罗称,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政策令人反感,但是像日本、韩国、印度甚至缅甸和越南,都继续寻求与美国加强关系,并将中国视为威胁,“如果有决心和远见,这将是美国下一届政府抓住这一战略机会的黄金时机。”
在投票前夕发出的这篇文章中,纳瓦罗批评希拉里“此前作为失败战略的主要领导人,就已经显示她完全不适合重建亚洲政策”。相对而言,特朗普对美国外交政策则有一种“清晰而简洁”的方向。
文章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外交思路主要有两个原则:第一,是在外交政策上,永远不会牺牲美国的经济利益。纳瓦罗称,此前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推行TPP,都只会削弱美国的制造业基础,和保护自身和盟国的能力。第二,特朗普会坚定地执行“用实力带来和平”这一项“由里根提出,但是被奥巴马政府抛弃的公理”。
纳瓦罗说,如果特朗普当选,他将会“简单地、务实地、尊重地”与日本和韩国,商议为它们提供进一步支持的方式。纳瓦罗认为,美国不仅仅在二战后重建了这两个国家,而且美国人的金钱和鲜血,也让这些盟国发展出了成熟的民主制度和发达的经济;如今,“让日本和韩国等国,公平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意义重大”。此外,美国未来还将与欧洲的盟国进行类似商议,对北约的防务分担进行类似谈判。
在纳瓦罗和另一位竞选顾问─现已被提名为商务部长的罗斯(Wilbur Ross)合撰的一份特朗普经济政策白皮书中,他们责怪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剧了美国工厂的海外业务外包、工作机会流失以及国内商业投资的疲软。
他们引述一份研究称,在1999─2003年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还稳定在一年约1600亿美元左右,但从2004─2008年间,就猛增到每年平均6400亿美元的水平。他们还援引其他学者说法,将美国工人工资的下降、制造业的衰落,失业率的上升和工人终身收入的减低,都归咎于经贸方面的“中国冲击波”。
在这篇写于2016年9月的经济政策白皮书中,纳瓦罗和罗斯指出,未来的特朗普政府,将会对抗中国对美国产品课征的高关税及棉花等产品的进口配额;同时,还会要求中国政府放松名目多样的各种非关税障碍,放宽对美国农产品、汽车、肥料、通信设备的进口。此外,特朗普政府将不会再“允许中国倾销数十亿美元计的非正当补贴产品,例如钢铁”到美国市场来。
纳瓦罗和罗斯还称,“我们认为中国领导人将很快意识到,他们将面对的是在贸易上强势的特朗普,而不是在奥巴马─希拉里时期遭遇的那种软弱”。
纳瓦罗在发表于《外交政策》网站的文章末尾提出,特朗普在竞选中,展现了对“建立一个成功的亚洲和全球外交政策”的清晰理解。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不减弱支撑美国国家利益的实力”,从而让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和竞争者,都相信“美国总统做的,会和自己说过的一样”。
国家贸易委员会作用几何
在纳瓦罗的任命公布之后,美国最大的工会─代表85万钢铁产业工人的“钢铁工人联合会”(USW)随即发出声明,欢迎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的设立。
声明中称,“过去,贸易长期以来,都被白宫国安会当作是一种外交政策的工具,而非促进国内生产和创造就业的方法。美国制造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钢铁工人联合会”认为,新设立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将提升贸易和制造业政策的位阶,“由于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和安全的重要性,它值得更特别的关注”。
综观纳瓦罗在特朗普竞选期间的主要主张,都可以看出他将扩张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当作与中国进行更强势贸易谈判的实力筹码。而“战略性地思考美国国防工业的健康发展”,更直接被写入了纳瓦罗领衔的国家贸易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列。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在贸易谈判中一旦有所退让,即能让特朗普向美国工人阶级选民和商界有所交代;若中国对美的态度相对强硬,则特朗普政府扩大军备、向国防工业和本土制造业输血的政策和预算方案,又能获得更多的舆论支持。
将对外贸易谈判、发展军事工业、促进美国制造和就业等多种任务捆绑在一起的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其功能设置和定位,已和纳瓦罗个人的思路颇为契合。但在未来,这一新机构和纳瓦罗本人,能在美国对外及对华政策中扮演多大的角色,还得端视特朗普的授重倚重程度,及其与白宫国安会、国务院、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商务部等各机关的动态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