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懂中国 >> 智库要闻 >> 浏览文章


中美同时就韩国政局发声,朴槿惠能否借机再起?
 来源: 浏览次数:1272次 更新时间:2016-11-29

11月29日下午,韩国总统朴槿惠发表一个月来的第三次国民讲话,除了再次就亲信干政向国民道歉之外,还首次明确表示将自己的去留交给韩国国会决定,按照国会约定议程辞职,以尽量减少权力真空。

当天下午,中国官方在第一时间就韩国政局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表示,“这是韩国的内部事务,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据濠哥在外交部官网检索,这是中国官方近日来首次对韩国国内事务正式表态。

在当天的电视讲话中,朴槿惠表示:“我会把我未来的一切交给国会,包括缩短我的任期。我会按照国会商定的议程和法律程序下台,以平稳移交权力。”

最近一个月来,“总统亲信干政案”持续发酵,首尔街头要求朴槿惠下台的抗议活动每个周末都在进行,韩国国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弹劾事宜,而韩国检方已经多次向朴槿惠发出调查要求。朴槿惠的此次国民讲话正是对韩国国内强大反对呼声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官方对此作出首次回应之前,美国官方也对韩国事态进行了首次公开的表态。

美国时间2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政府不准备因韩国爆发抗议总统朴槿惠活动改变对韩国的承诺。柯比称,美国将继续履行对韩国盟友的承诺。

柯比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看见了关于抗议的报道,但这就是民主,民主就是这样运行的。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根据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11月24日发布的民意调查数据,约80%韩国居民支持弹劾朴槿惠,仅15%的人持反对意见。而在11月4日发布的信息中,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支持率已因丑闻下滑至历史最低,仅有4%。

如何解读中美同时表态?

在朴槿惠的个人声名已在韩国国内威信扫地的情况下,此次中美同时为韩国发声是何用意?且不谋而合。

中方的表态可以解读为,中方已经注意到韩国的政治乱局,希望韩国领导人和政界拿出智慧来、拿出执行力来。联想到中国官方媒体此前称韩国部署某个导弹系统是不明智或愚蠢之举,大概就知道中方的要求了。

而美国方面表达的意见则更加明确一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重申不改变对韩国的承诺,正是要求韩国朝野不要因为总统下台争议而伤害美国的利益及美韩同盟的利益。这一利益,目前主要表现在两个事件上:一是美国将按计划在韩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二是美国支持朴槿惠政府签署《韩日情报交换协定》。

尽管中美两国的表态立场不同,但是都希望韩国政治稳定,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韩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外部牵制。

朴槿惠如何下台事关韩国政治的未来

持续一个多月的“总统亲信干政案“,在为这个世界留下笑柄的同时,也暴露出韩国政治的重大缺陷。韩国民主改革以来,连续多任韩国总统遭弹劾、被下台、被入狱甚至自杀的惨烈后果,不能仅仅用命运不济来解释,一定是制度问题。

而此次风波再起的朴槿惠,正好给了韩国政治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

韩国《朝鲜日报》11月28日发表评论称,仅靠烛光照亮的前路太过昏暗。

文章认为,韩国的未来正站在历史性的分叉口上。近期史上最大规模的烛光示威向世人展现了逐渐成熟的国民意识。然而仅靠烛光照亮的前路还是太过昏暗。“如果眼中没有国民,政府会因国民而灭亡;如果眼中只有国民,政府则会和国民一起灭亡”的警句值得我们重新咀嚼一番。必须将那些烛光中所蕴含的,渴望改变的市民精神,升华为国家系统的一次大改造。只能依靠强势且积极的国家领导力通过系统“复位”来实现。绝不能因为搭乘烛光民心这趟顺风车的,政界的党利党略以及个人的利害关系,错过了这个改善国家统治的逢凶化吉的契机。

所以,当前重要的不是朴槿惠下台,而是如何借由朴槿惠下台的过程,修改完善韩国政治规则。避免下一位“朴槿惠”遭遇同样的命运。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