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懂中国 >> 智库要闻 >> 浏览文章


APEC峰会后,奥巴马会将亚太地区拱手让给中国吗?
 来源: 浏览次数:1367次 更新时间:2016-11-20

文章来源:冰川思想库

上个周末,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秘鲁利马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礼节性会晤时,他的内心想必是五味杂陈。

这主要不是因为奥巴马再过两个月即将卸任——即便是最杰出的政治领导人也终有人走茶凉的一天。但奥巴马心里应该很明白,自己留下的美国对外关系方面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一度雄心勃勃的“重返亚太”战略已悄无声息地沉入了太平洋的波涛之下,因为其中的支柱部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已经夭折。

由于遭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强烈反对,奥巴马政府上周已正式宣布放弃推动国会投票通过TPP的努力。控制国会参众两院的共和党领袖也已明确表示,不会推进通过TPP的投票。也就是说,即使最乐观地看,奥巴马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达成的TPP协议实际上也已处于植物人状态。

因此,利马峰会上的奥巴马或许会产生这样一种伤感情绪:在任内最后一次会晤众多世界领导人的出访中,自己正在极不情愿地亲手把亚太一体化的指挥棒交给习近平。 

TPP胎死腹中无可避免

2015年10月5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TPP协议在亚特兰大达成。它几乎立刻被国内外许多新闻媒体和时事观察家解读为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对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进行的新一轮围堵的“经济北约”。不能说这种说法一点道理都没有,它的直接依据应该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到TPP时不止一次强调的:必须由美国而非中国来制定21世纪的贸易规则。

将中国排除在外的TPP是一个涵盖亚太地区大部分经济体的巨型自贸协定,它的成员国达到12个,覆盖约8亿人,它们的经济总量占全球近40%,贸易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远远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化组织欧盟所占的比例。

奥巴马总统一直将推动TTP视作其第二任内的政策重点。一方面,它是美国近年来竭力推动的“重返亚太”的全球战略布局中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美国力争通过主导TPP谈判进程和议题,确保“走在制定全球商业规则的前列”,这不仅能使自己获益,强化美国的亚太领导者地位,还有可望藉此重塑国际贸易规则。

奥巴马经常将TPP形容为“下一代贸易协定”,称它将超越现有自贸协定的范畴,成为一套更广泛协议的“样本”或“种子”。白宫在介绍TPP时总是喜欢一再强调,它旨在“创设一个高标准的、21世纪的协议”。

然而,在保护主义弥漫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当下,TPP成了本次美国大选中几乎所有候选人竞相攻击的靶子。撤销TPP是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除了驱逐所有非法移民、禁止穆斯林入境、在美墨边境筑起隔离墙等之外最响亮的竞选口号。不仅如此,他还要“在上任第一天”就重启早在1994年就已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NAFTA) 、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达45%的关税……直至退出WTO。

作为奥巴马首个总统任期内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力挺TPP,称它是全球贸易规则的“黄金标准”。用CNN的话来说,希拉里曾在45个不同的场合称赞过TPP。然而,为了竞选的需要,她后来也改口反对这项亚太一体化协议。

奥巴马政府一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在做最后的努力,希望说服国会在大选后到明年1月新总统就职之间的两个月通过这项自己投入了巨大政治资本的协议。但最终,它还是无法避免胎死腹中的命运。

RCEP成唯一替代选择

面对美国主导的TPP,中国为亚太地区的一体化描绘了另一幅通往21世纪的路线图,这就是包含亚太16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它将是一个覆盖34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GDP和贸易量分别占全球的54%和44%的地区。如同TPP不包含中国一样,RCEP也将美国排除在了外面。

与TPP相比,RCEP在开放范围、谈判进程、一体化程度等方面要求相对较低。同时,RCEP强调渐进性和开放性,将考虑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协定中安排取消关税时间表等渐进性措施。这与TPP强调的直接构建高水平的协定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东南亚国家的加入。此外,由于上述16国中的其他15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所以,从它们的本意来说,RCEP可能是比TPP更优先的方案。

自2013年5月至今,RCEP已经历多轮谈判,只是由于东海和南海的岛屿争端等政治僵局,进展缓慢。但相信只要各方愿意努力,鉴于其内涵,它的协议会比TPP更容易达成。

如果说RCEP由于其规模太大而进展得并不十分顺利的话,那么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的地理上更为紧密的“东盟10+3”(东盟+中、日、韩三国)之间的FTA的进展则是实实在在的。除此之外,中国致力推动的各种双边或小范围多边自由贸易谈判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在这些相对容易且坚实的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之上,中国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上正式推动一项名为亚太自贸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Asia Pacific,简称FTAAP)的宏大计划,它将把包括美国在内的APEC21国全部囊括在内。

虽然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亚太自贸区不是单由中国提出来的,而是APEC 21个成员国的共识,但显而易见的是,正是由于美国主导的TPP的达成,才促使中国下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推动FTAAP的具体化。

中国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对美国主导的TPP作出过任何抵制言行,但有的时候,好运来得拦都拦不住。在利马,RCEP以及更大范围的FTAAP无疑将取代无望的TPP,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阶段亚太一体化的唯一替代选择。当APEC峰会参会史上最为庞大的中国代表团抵达秘鲁时,许多与会的亚太国家外交官都意识到,中国取代美国引领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契机

长期以来,出口贸易一直是东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占整个东亚GDP的四分之一。因此,世界上没有比亚洲国家更加担心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地区了。下一步,特朗普的美国仿佛义无反顾地打算推行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亚太国家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自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10多天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等国已纷纷公开表示,若TPP失败,它们将寻求其他新选择,其中最有分量和价值的当然是中国主导的RCEP。

正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官员所指出的,如果特朗普政府在自由贸易方面退步,中国将填补空缺。很多国家眼下已经意识到,RCEP是桌面上能够看见的唯一重大的亚太一体化方案。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朱莉·毕晓普上周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口吻说,澳大利亚将在任何能够受益的地方寻求达成协议。

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亚太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中国真能如许多APEC国家热切期待的那样,在美国国内政治僵局难以解开的“真空期”从美国手中接过亚太一体化的指挥棒,引领和推动新的、更大范围的贸易投资合作,让亚太地区石油国家都能从中受益,那么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一定会得到长足的提升。

TPP夭折及美国风行保守主义的后果也许远不止经济层面。我们看到,早在美国大选之前,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这两个东亚邻国已经主动加强了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它们都是美国在东亚的重要盟友。我们还看到,在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特地强调了伦敦对于与中国的关系会持更加开放态度……所以,不少国际观察家指出,特朗普的当选将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一次绝好的机会。

不过,这种预期很可能夸大了中国的“领导力”。

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30多年来最大的增速下降。而且,如果美国真的奉行特朗普式保护主义,那么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中国经济自身也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中国没有能力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单独挑起亚太经济贸易的大梁。

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美国在本地区所拥有的稳固的“价值观”优势,冷战以后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格局短期内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对于绝大多数亚太国家来说,它们即便不将中国的崛起视为一种“威胁”,也不可能将自身的国家安全寄托于中国身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仍将是它们最可依赖的政治和军事后盾。 

可抓住时机推进亚太一体化

正因为这样,仍有许多国家希望挽救TPP。有消息称,TPP领导人在利马APEC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其中一些国家正考虑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缔结TPP,奥巴马总统对此也给予了他个人的支持。

本月中旬,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的议会已经批准了TPP。但根据先前的协议,TPP的生效需要获得至少六个国家的批准,而这六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需占12个国家总GDP的85%。而美国一国的GDP就约占TPP成员国GDP总量的60%,因此这份一体化方案不能绕开美国而达成。

由于TPP和RCEP本身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和排他性,更多亚太国家其实既想成为TPP的一员,同时也期待能尽早推动RCEP的达成,他们采取的是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务实的态度。

这些国家中的一部分,特别是秘鲁、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目前都在期待特朗普一旦正式就任总统,能够基于现实政治的需求收回他在竞选时的大部分狠话,顺水推舟地让TPP得以通过。它们甚至已经表示,愿意对TPP协议做一些“整容手术”,使之更加符合特朗普的口味,同时也让他有一个台阶可以下。

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虽然美国在短期内通过TPP的幻想肯定是不现实的。比较可能的一种情况是,TPP被“冷藏”一到两年,等待特朗普总统的主要施政纲领和人事安排都启动和进展得差不多以后重新被拿出来讨论。

这段冻结期对于中国力推的RCEP的谈判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中国能够抓住时机,在此期间推动RCEP的达成,甚至能够在此基础上正式展开包含美国在内的FTAAP谈判,那么中国就在未来的亚太一体化进程中占得了先机。

承办单位:国是智库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湘控股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0730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王克桢楼506-507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47602 62747662 62750165   邮箱:services@01055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