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是否会像朝鲜一样,与美国举行见面,双方坐下来“谈一谈”?在特朗普政府看来,曾经的伊朗核协议对伊朗的核武能力没有有效遏制,却给伊朗带来了太多好处。特朗普抛出的试探正是想知道,伊朗会不会臣服,“新加坡模式”能不能再来一遍。但眼下,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妥协几乎等于政治自杀,伊朗不会贸然答应这个请求。同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从中协调,美国和伊朗短期内并没有足够的基本互信支撑一场谈判。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和意大利总理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可以在不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和伊朗总统鲁哈尼见面。7月31日,伊朗官员正式拒绝了这个想法,认为提议“毫无价值”。
特朗普政府有特殊的伊朗情结,推翻奥巴马核协议,是在2016年选举的时候就提前宣布的事情。今年5月12日,美国政府不顾几乎所有其他主要大国的反对,正式宣布退出核协议并且威胁欧洲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禁止向伊朗进行合法贸易。
在国际社会看来,这丝毫没有道理。无论如何,伊朗核协议是一个现实的方案,在遏制伊朗核武发展的同时,也将伊朗本国的经济和社会自由化。中断它会造成伊朗重新回到强硬派执政的状态。但特朗普政府认为,奥巴马定下的这个协议,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完全遏制伊朗的核能力,给予的奖赏却有效地扩充了伊朗政府在地区的实力。无论是对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加沙地带哈马斯还是对也门叛军的支持,有了更多金钱的伊朗政府,实际上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干涉地区局势。
当然,这两边的理由其实都是表面的。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在地区中表现得坏不坏并没有那么多关心,而欧洲政府和中、俄也并不担心伊朗重回强硬派执政。真正的地缘动机实际上与沙特和以色列有关。对于以色列来说,中东地区对以色列最敌视、力量最强的只有伊朗,因此,游说美国支持打击伊朗,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的重要国策。
同时,以色列拥有了一个最不可能的同盟:沙特。虽然沙特和以色列有矛盾,但伊斯兰教内的分歧导致沙特对什叶派国家伊朗的仇恨超过了对以色列的担忧。在两国的共同游说下,特朗普的犹太女婿库什纳帮助老丈人制定了完全不同于奥巴马政府中东平衡政策的新政策,全面倒向犹太-逊尼派国家联盟,放弃对伊朗的宽容和对巴勒斯坦的支持。
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维护中东平衡的利益最大。对于打压巴勒斯坦和什叶派穆斯林,无论是欧洲还是中俄,都找不到理由去支持,更何况冲突会带来能源紧张和市场萎缩,完全不符合其他大国的利益。
不过必须要指出的是,特朗普和他的幕僚并不总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也矛盾重重,而特朗普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观点,完全看当时的情况。例如库什纳一直代表华尔街,支持中美贸易自由化,显然已经不再受到老丈人支持。而一直要轰炸朝鲜的博尔顿,也在新加坡会谈中被迫和金正恩握手言欢。
与共和党保守派以军火商为金主不同,特朗普不是一个真正的干涉主义者,他对真的在一个新的地方打仗的兴趣不会很大,因为会占用太多的注意力并且耗时长久,看不到输赢。所以,虽然他也发表过打击朝鲜的言论,但一旦认识到这样会很麻烦,就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和解的方法,因此才有了新加坡会谈、和金正恩一起走向外交蜜月,对朝鲜行动缓慢也很宽容。
因此,他抛出试探,可能也是希望了解伊朗是否能够像朝鲜这样向美国臣服。如果这个时候伊朗总统能像金正恩那样回应,那么特朗普很有可能会让“新加坡模式”再来一遍,无论他的女婿、以色列或者沙特有多么不希望他那么做。
毕竟,他开始意识到,正在和中国打的贸易战,是中期选举的重大挑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过于被伊朗分心。以色列和沙特希望搭着特朗普便车一下子解决伊朗隐患的愿望非常强烈,两国在坚定地推动危机升级,如果局势真的开始紧张,特朗普等于要在全球开展两场重大“战事”,非常可能会让他在对付中国贸易的问题上“妥协”。
▲ 7月22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右)和外交部长在德黑兰出席会议。鲁哈尼当日曾警告特朗普“不要玩弄狮子的尾巴”。
但伊朗不会像朝鲜那样。因为伊朗也是某种程度的民主国家,总统是选举选出来的,还有宗教领袖在上面指挥,任何在特朗普压力下的妥协,都是政治上的自杀。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介,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让双方有可以谈判的基本信任的。
只要欧洲和俄罗斯决定不和美国一起与中国进行贸易战,那么无论是普京还是马克龙,也都不会轻易去惹这个麻烦。因此,在有限的时间段中,伊朗局势大概是中美贸易冲突中最可能的分心戏码。